尽管收获了3.6亿的票房,但这个数字和徐峥的上一部现实主义《我不是药神》显然相差甚远,与此同时伴随的是对电影本身的巨大争议,观众在电影中看到了焦虑、恐慌,但没有看到可行的解决办法,最终让这部现实主义电影在与《异形:夺命舰》同期上映时,被调侃为真正的「中式恐怖」。

相比之下,由正午阳光制作的电视剧《凡人歌》虽然同样涉及失业,但却在情绪尺度的把握上实现了更好平衡的《凡人歌》中,失业的丈夫,曾经身为高管、而后辞职回家的全职主妇,当双双无业后,选择放下身段,从卖卤味开始,一步步重拾对于生活的掌控。

暂且不论「高级打工人转向个体经济」的实操方案是否可行,《凡人歌》至少从「家人互助」的方向,为观众提供了排遣焦虑情绪的可能性,家庭的温情和彼此调侃成为剧情的气口,也为因现实焦虑的观众提供了喘息空间。哪怕事业暂时受挫,有家人、有彼此,可以相互扶持,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这样的生活即使狼狈,却并不孤独,这套价值观虽然传统,但也经典有效。

从这个角度来看,性别争议更像是《好东西》中的一些俏皮话。在「如何与当下的生活和解」「如何重拾内心力量」方面,好东西同样提供了解决方法,与其他几部作品是同步的。

在相对孤独的生活境况中,他们拥有的是类似于「城市公民」之间,相对松散的新型都市关系。而《好东西》为他们提供了在此情况下,以内心力量相互扶持的另一种可能。

邻居、朋友、偶遇、女性之间……他们结成一个个微小的临时同盟,彼此给予的支持感哪怕微小、短暂,如烛火之光,却依然可以彼此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