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这部电影讲的是北京的哥如何从普通司机成为网红,又如何从网红跌入谷底,最终“隐入尘烟”的事儿。但是,在这个表面故事之外,它讲的则是一个男人的生存境遇和态度的故事。这位北京的哥,因为没啥本事,被前妻嫌弃,儿子的婚礼,也不能登台。而在这种境遇之下,这位北京的哥依旧保持着“北京人最后的仗义”。这份仗义,是这部电影立得住的前提条件。

影片当中,葛优饰演的北京的哥如何蹿红啊,如何突然被全网唾弃啊等等,都是一个有趣的荒诞故事罢了。这个故事最终指向的,或者说最终有限的反转,则是这位北京的哥利用自己的黑红,来帮助李雪琴饰演的角色卖香皂。卖香皂这事儿,属于真正的北京仗义。这种北京仗义,是应该向全国发展的。

当葛优角色得知因为自己的“维权”而让李雪琴角色丢失了工作之后,他开始帮助这孤儿寡母卖香皂。住在地下室当中的孤儿寡母,如果不把这些香皂卖掉的话,意味着会进入到倾家荡产的状态当中去。北京的哥最终没有让自己翻红,他利用这些黑红,终于让李雪琴角色卖完了全部的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