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档综艺的朋友都知道,节目里的很多交互都是在厨房和餐桌上完成的。

大家常常围着厨房里,一边看黄磊做饭,一边抒发自己的各种联想与感悟;等饭做好了,便转移到餐桌上,继续以味道为引子追怀往昔。

虽然它不是一档美食节目,但食物确实起到了穿针引线、至关重要的效果。

为此,节目需要一个明星大厨来掌控局面。

于是,有了黄磊所扮演的“大厨黄磊”。

为什么黄磊在节目里永远在做饭,并且愿意接受来宾们随意点菜?

因为大厨要游刃有余,什么都会做。

为什么大家吃到黄磊的菜,会不约而同地露出那种美妙而欢喜的表情?

因为大厨做的菜,必须好吃。

至此逻辑闭环了。

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厨艺惊人,才有了这档节目;而是因为这档节目需要他成为大厨。

坦白说,这种操作几乎每个综艺都有。

很多人喜欢看真人秀,是觉得这类综艺更真实,接地气,能看到明星们反套路的一面。

殊不知,真人秀的“真”大有水分。

要是真把一群明星搞过来,24小时直播他们在做的事,别的都不干涉,只会无聊透顶。除了粉丝,恐怕无人问津。

所以哪怕是为了综艺效果,节目组都会准备剧本,引导嘉宾。

这种剧本或许不会细节到教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但至少会给出基本的流程梗概与环节设置。

以及每个人的人设。

比如,竞演类的综艺里,如果存在导师,一定会有人唱红脸,有人唱黑脸。

否则大家都说一样的话,没有矛盾和冲突,又有什么好看的呢?

所以常常出现综艺内外的矛盾场景。

就像最近很多人在讨论杨子和黄圣依在《再见爱人4》里的表现,说他俩这日子真过不下去。

杨子就是个标准的爹味中年男,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家庭,却巴不得整个家庭都围着自己转,半夜睡不着也不让黄圣依睡。

黄圣依也说,他们已经分居很久了,杨子不回家,也不管孩子。

“孩子大了,有很多需求,全是我来做,他从来都不管,男孩子要玩的东西我又不会……这个是很崩溃的。”

黄圣依还在节目里当着杨子的面说过这个问题,但是杨子不光没回应,还走神。

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好像无解。

结果呢,节目外两个人被拍到一起说笑。

谁不说清,到底他们是真想要离婚,还是为了录节目,逢场作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