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10 月中旬,2025 年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与 A 股市场走势共同勾勒出经济运行的韧性图景。第一财经研究院调研显示,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 4.8%,虽较二季度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合理区间。同日 A 股在外部利空冲击下低开高走,科创 50 指数逆势翻红,凸显市场结构性机会。
宏观经济呈现 “供给稳、需求缓” 特征。供给端,9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 5.4%,高技术产业成为重要支撑,工信部数据显示高端算力芯片等技术攻关正加速推进。需求端则面临压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 3.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预测为 – 0.3%,房地产投资仍处调整期。物价方面,CPI 预计同比下降 0.1%,PPI 降幅收窄至 2.1%,显示通缩压力有所缓解。
资本市场在震荡中展现韧性。10 月 13 日,受美股下跌及贸易摩擦消息影响,沪指早盘跌逾 2%,创业板指一度跌超 4%。但午后在政策托底与资金博弈下,市场逐步修复,沪指最终仅跌 0.19%,科创 50 指数收涨 1.4%。板块表现分化明显,有色金属板块领涨,银河磁体等多股 “20cm” 涨停;汽车、医药生物等板块跌幅居前。
机构普遍认为结构性机会仍存。格上基金毕梦姌指出,与此前相比,投资者对外部冲击的应对更趋成熟,自主可控板块快速凝聚人气。畅力资产宝晓辉强调,结构性牛市特征延续,稀土等供给刚性板块可对冲风险,科技主线仍是破局方向。中信证券则提示关注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科技竞争三条线索,钴、稀土等细分领域值得布局。
政策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方案,推动 “5G + 工业互联网” 融合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券商两融折算率上调也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展望四季度,机构预计指数将区间震荡,需重点关注三季报业绩与 “十五五规划” 相关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