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曾多次在春晚舞台上携手带来经典小品的赵本山与范伟,因收入分配问题分道扬镳,这对黄金搭档的拆分让不少观众惋惜。而在这一年的央视春晚上,赵本山将重心放在了培养新人上,决定通过小品《不差钱》,把自己的两位徒弟 —— 小沈阳和丫蛋推到全国观众面前。彼时,小沈阳和丫蛋都未曾有过登上春晚舞台的经历,这次机会对两人而言,既是难得的成名契机,也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让徒弟们在春晚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赵本山在《不差钱》的剧本创作与排练中投入了大量心血。小品围绕 “选秀”“圆梦” 的主题展开,巧妙地将小沈阳的搞笑风格与丫蛋的歌唱实力融入其中,为两人量身打造了多个亮眼桥段。从台词设计到肢体动作,赵本山都亲自指导,力求让第一次登上春晚的徒弟们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凭借这个舞台一炮而红。
尽管经过了长时间的排练,但真正站在春晚直播的舞台上,面对全国亿万观众的目光,丫蛋还是难掩紧张情绪。演出刚开始不久,缺乏大型舞台经验的她就出现了失误 —— 一度找不到镜头,不小心站到了摄像机的画框之外,导致画面中暂时没了她的身影。这一突发状况让现场气氛瞬间紧张,好在赵本山经验丰富,凭借多年的春晚临场应变能力,他迅速察觉问题,连忙向丫蛋招手,示意她回到正确的位置,及时化解了这场小危机,保证了丫蛋后续的出镜率,也让节目得以顺利推进。
小品中最经典的环节之一,便是丫蛋演唱《青藏高原》。按照最初的剧本设计,丫蛋需要完整演唱歌曲片段。可在直播当天,由于前面节目时长超出预期,为了给后面的节目节省时间,赵本山当机立断,在丫蛋唱到一半时,临时对她说:“中间那段别唱了,直接唱高音。” 这句毫无预兆的临场指令,让本就紧张的丫蛋瞬间面临考验。但凭借扎实的歌唱功底,丫蛋迅速调整状态,完美完成了高音部分的演唱,没有让节目因为时长问题和临时变动出现更大纰漏,赵本山的这一果断决策,也成为春晚舞台上经典的临场救场案例。
在丫蛋演唱高音的过程中,镜头扫到小沈阳时,观众发现他的表情十分搞笑,与剧本设定截然不同。按照原本的剧本安排,此时的小沈阳应该保持无表情的状态,作为背景角色配合演出即可。但实际上,小沈阳一上场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丫蛋的紧张 —— 从她略显僵硬的肢体动作,到偶尔慌乱的眼神,小沈阳都看在眼里。
他深知丫蛋第一次上春晚压力巨大,担心她在演唱高音这个关键环节出现失误,所以不自觉地流露出担忧的神情,那份紧张又好笑的表情,并非刻意设计,而是发自内心对师兄弟的关心。这种突破剧本的 “意外” 反应,不仅没有影响节目效果,反而让观众看到了小沈阳暖心的一面,也为《不差钱》增添了一份真实的温情。
最终,《不差钱》凭借紧凑的剧情、幽默的台词以及演员们的精彩表现,成为 2009 年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小沈阳和丫蛋也凭借这个舞台迅速走红,开启了各自演艺事业的新篇章。而这段幕后故事,无论是赵本山的悉心捧徒与临场智慧,还是丫蛋的紧张与成长,亦或是小沈阳的暖心关怀,都让这个经典小品更加鲜活,成为观众记忆中难以磨灭的春晚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