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追完《与晋长安》大结局,不少观众都忍不住吐槽女主假死这段剧情的离谱,尤其是两处明显违背逻辑的设定,简直像是编剧匆忙收尾时的 “摆烂操作”,完全辜负了前期积累的剧情口碑。
先说说女主假死后被封后的离谱操作。剧中女主本是以 “战败罪臣” 的身份被判死刑,按照正常的宫廷逻辑和朝堂规则,一个即将被处决的 “罪人”,即便死后身份需要重新定义,也绝不可能一跃成为皇后。要知道,皇后作为一国之母,不仅是身份尊荣的象征,更代表着国家的体面与尊严,历来册封都需经过朝臣商议、礼制流程,甚至要考虑天下百姓的看法。可剧中倒好,女主刚 “死”,皇帝就直接跳过所有流程,给一个 “罪臣” 封后,这操作别说观众觉得荒谬,连基本的朝堂逻辑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要知道,此前女主因战败被追责时,朝臣们还群情激愤,纷纷指责她 “有损国威”,要求严惩以正国法。可到了封后环节,这些之前嚷嚷着 “维护国家尊严” 的朝臣却集体沉默,仿佛忘了女主 “罪臣” 的身份,这前后矛盾的设定,简直是把朝堂众人当成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背景板。其实但凡编剧稍微动动脑筋,都能想到更合理的处理方式 —— 封妃。封妃既符合女主 “死后平反” 的剧情需求,又不违背 “罪臣平反后身份匹配” 的逻辑,后续葬入皇陵的剧情也完全不受影响,可偏偏选了最离谱的 “封后”,硬生生让剧情多了个无法圆上的硬伤。
再看太子在山崖边的 “迷惑行为”,更是把 “逻辑崩坏” 体现到了极致。剧情里太子明明默认属下埋伏,目标就是要杀掉男主,从埋伏的兵力部署、攻击时机来看,每一步都是冲着 “置男主于死地” 去的。若不是男主恰好激活了血玲珑的力量,不仅救不下女主,自己恐怕也要命丧当场。可就是这样一场赤裸裸的 “谋杀”,到了太子嘴里,竟然变成了 “对男主的考验”,甚至还假惺惺地拿出药物,装作一副 “我是为你好” 的模样,这波操作看得观众直呼 “离谱”。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子这根本就是 “空手套白狼” 的算计:如果属下能杀掉男主,他就除掉了最大的政敌,还能把责任推给 “意外”;如果男主侥幸活下来,他又能拿 “考验” 当借口,赌男主会因为 “两国和平” 的大局,以及女主生前 “不愿再起战乱” 的夙愿,不敢对他这个太子动手。这种既想当坏人又想立牌坊的行为,本就足够让观众反感,可编剧还强行让男主 “闭嘴”—— 面对太子这番颠倒黑白的说辞,男主明明有无数理由反驳,甚至可以拿出埋伏的证据揭穿太子的真面目,却偏偏选择沉默,全程被太子牵着鼻子走。
显然,这不是男主的性格设定问题,而是编剧为了 “强行保下太子”,给后续剧情留所谓的 “发展空间”,刻意让男主放弃反驳。可这种 “为了加戏而牺牲逻辑” 的操作,不仅让男主的形象变得憋屈又软弱,更让太子的行为动机彻底站不住脚,原本该是 “正邪交锋” 的高光场面,最后变成了 “强行降智” 的尴尬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