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待播剧《赴山海》的诸多看点中,成毅一人分饰三角的挑战无疑是最让观众期待的亮点之一。从官宣角色信息起,这份对演员演技的考验便引发热议,而其中,他所塑造的现代颓废社畜肖明明,尚未开播就凭借 “接地气” 的人设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 这个在现实生活中被磨平棱角的年轻人,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每个在生活里奔波挣扎的我们。
肖明明的 “颓废” 从不是刻意的扮相,而是融入在每一个细节里的真实。镜头下的他,没有精致的妆容与挺拔的姿态,取而代之的是略显凌乱的头发、松垮的日常穿搭,眼底总是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疲惫,连走路的步伐都带着被生活压垮的沉重感。他是典型的 “当代社畜” 缩影:每天被闹钟拽着从床上爬起,挤在塞满人的地铁里奔赴公司,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喝杯咖啡的时间都要计算着是否会耽误 KPI 进度。成毅没有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去演绎 “苦”,而是通过微垂的肩膀、偶尔放空的眼神、指尖无意识摩挲咖啡杯的小动作,将那种 “被生活推着走” 的无力感悄然传递出来,让观众一眼就能共情:“这就是我每天的样子。”
剧中最戳人的,莫过于肖明明在办公室里那句带着哀嚎的 “KPI 要命”。没有激昂的情绪爆发,更像是一句压抑许久的吐槽,语气里混着无奈、妥协与一丝自嘲。或许是加班到深夜时对着电脑屏幕的喃喃自语,或许是被领导催进度时躲在茶水间的小声抱怨,这句简单的台词,却精准击中了当代职场人的痛点 —— 我们何尝没有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对着未完成的报表叹气,何尝没有在压力爆棚时想过 “干脆摆烂”,但最终还是会咬着牙继续坚持。而成毅赋予肖明明的,正是这种 “一边吐槽一边努力活着” 的真实感,没有强行煽情,却比任何刻意的共鸣设计都更打动人。
更让观众有代入感的,是肖明明 “想苟到大结局” 的人生态度。他没有宏大的理想,也没有逆袭的野心,最大的愿望不过是 “安稳完成工作,顺利拿到工资”,在疲惫的生活里找到一点喘息的空间。他会在周末窝在家里睡一整天,会为了省几块钱纠结半天外卖优惠券,会在被领导批评后偷偷躲起来难过,却从没想过真正放弃。这种 “不完美” 的人设,反而比那些 “一路开挂” 的主角更显珍贵 —— 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本就是在平凡的挣扎里努力 “苟住”,在疲惫与无奈中寻找继续前行的勇气。
成毅用细腻的演技,将肖明明这个 “社畜” 角色演活了。他没有刻意放大角色的 “惨”,也没有强行赋予角色 “正能量”,只是真实地还原了一个普通人在现实里的模样:有疲惫,有抱怨,有无奈,却也有藏在心底的韧性。而这份真实,正是《赴山海》中肖明明这个角色最动人的地方,也让观众更加期待成毅在另外两个角色中的精彩表现,好奇他将如何在不同的人物设定中,展现更多元的演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