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浩执导并主演的《新逃学威廉:卧底高校》上线时,不少观众抱着对 “逃学” 题材的怀旧期待点开影片,可看完后却只剩满屏的失望 —— 这部号称 “青春喜剧” 的作品,用实际表现诠释了 “烂片” 的多种可能性。若要问它究竟有多烂,“剧情复刻” 不过是冰山一角,更深层的粗糙与敷衍,才是让观众难以忍受的关键。
说它是 “懒癌产物”,绝非夸张。影片在剧情框架上完全照搬周星驰经典之作《逃学威龙》:同样是警方派卧底潜入高校查案,同样有笨拙却热血的学生群像,甚至连 “卧底与搞笑搭档” 的人物设定都如出一辙。更刻意的是,片方似乎想把 “卖情怀” 刻进骨子里,不仅复刻剧情,还找来外形酷似吴孟达的演员扮演配角,试图用 “高仿脸” 唤醒观众的怀旧记忆。可这种毫无创新的照搬,非但没让情怀落地,反而显得格外生硬 ——《逃学威龙》的幽默藏在周星驰的无厘头演技与紧凑的剧情节奏里,而《新逃学威廉》只抄了 “壳”,却丢了 “魂”,连主角卧底查案的逻辑都漏洞百出,比如反派线索直白到无需推理,冲突解决全靠强行降智,让 “喜剧” 变成了 “尬剧”。
但剧情老套,真的只是这部戏最小的缺陷。演员演技的拉胯,才是让影片 “烂得彻底” 的核心。作为主演的张浩,全程用夸张的肢体动作代替表情管理,无论是搞笑还是煽情,都只有 “挤眉弄眼” 一种表达方式,与周星驰当年收放自如的表演形成鲜明对比;那位 “高仿吴孟达” 的演员,更是只模仿了吴孟达的外形,却没学到半点角色的烟火气,台词念得生硬干涩,连基本的情绪共鸣都无法传递。配角们的表现更是敷衍,学生角色如同 “工具人”,除了喊口号式的台词,毫无个人特质,甚至出现多人表情僵硬、眼神游离的穿帮镜头,让人怀疑剧组是否连基本的演技指导都省略了。
更令人失望的是影片的制作水准。镜头语言单调到全程 “怼脸拍”,近景特写泛滥却毫无美感;剪辑节奏混乱,前一秒还是校园闹剧,下一秒突然切入毫无铺垫的情感戏,转场生硬得如同 PPT 切换;配乐更是随意,不管剧情氛围是紧张还是搞笑,都循环播放同一首廉价的电子乐,不仅没起到烘托情绪的作用,反而让观众更加出戏。很难想象,在影视制作技术如此成熟的当下,还会有这样一部 “凑数感” 满满的作品 —— 它既没有尊重经典的诚意,也没有打造新 IP 的能力,只是把 “逃学” 题材当作收割流量的工具,最终呈现出的,不过是一部毫无诚意、烂得毫无新意的圈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