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template for displaying all single posts *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WordPress * @subpackage Twenty_Nineteen * @since 1.0.0 */ get_header(); ?>
         在演艺事业之外,徐濠萦在时尚领域的探索同样充满传奇色彩。2001 年,她顶着 “艺人跨界开店” 的质疑声,在香港铜锣湾开出了属于自己的买手店 “Liger Store”。这家面积不足 50 平米的小店,首日营业额仅有 3000 港币,却承载着她对时尚的独特理解 ——“只卖自己喜欢的设计”。这份不迎合市场的坚持,让她在时尚圈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道路。
         “Liger Store” 的诞生源于徐濠萦对小众设计的热爱。彼时的香港时尚市场被奢侈品牌和大众快消品占据,独立设计师的作品很难获得曝光机会。徐濠萦凭借自己在演艺圈积累的人脉与审美,走遍欧洲、日本的独立设计展会,将那些风格前卫却鲜为人知的品牌引入香港。店内陈列的单品风格大胆多元,既有解构主义的剪裁外套,也有充满街头感的涂鸦 T 恤,每件单品都带着鲜明的设计个性,与当时主流时尚店的同质化选品形成鲜明对比。
         开业初期的冷清并未让徐濠萦动摇。面对 “营业额连租金都不够” 的质疑,她坚持不调整选品方向,反而花更多时间与设计师沟通,为顾客讲述每件衣服背后的创作故事。她常常亲自站店,穿着店内的单品为顾客搭配示范,用 “上身效果” 代替枯燥的推销。这种 “用热爱打动顾客” 的经营方式,让小店逐渐积累起一批忠实粉丝。三年后,“Liger Store” 的月营业额突破百万港币,成为香港潮流人士的必逛地标,那些曾被忽视的独立设计师也因她的发掘而受到关注。
         2008 年,在买手店经营步入正轨后,徐濠萦迈出了更具挑战性的一步 —— 创立个人品牌 “Oh My God”。与谨慎的商业品牌不同,她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实验性色彩,将首秀场地选在了九龙湾的废弃货柜码头。这个堆满生锈货柜、地面泥泞不堪的工业空间,与光鲜亮丽的传统秀场形成巨大反差,却完美契合了品牌 “打破常规” 的设计理念。
         首秀当天的场景至今仍被时尚圈津津乐道。没有华丽的 T 台,模特们踩着泥泞的地面行走,脚下的马丁靴沾满尘土;没有精致的妆容,妆容团队用粗犷的线条勾勒出凌厉的眼妆,与工业风场地呼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谢幕环节,徐濠萦穿着一件用透明塑料雨衣改装的上衣登场,雨衣的褶皱感与金属配饰碰撞出荒诞又前卫的视觉效果。这场没有赞助商、没有明星撑场的秀,却凭借极致的创意登上了香港时尚杂志的头条,有人评价:“她把时尚秀场变成了艺术现场,让我们看到潮流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