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网络消费的特质是“亲密”式的互动方式,它在摈弃过去形成的“明星+”模式,而是转向“个人+”模式,即“拥有最直观感受,就拥有最明显增流”。
直白地解释为——
无论讲鸡汤、讲旧事,还是讲现在,大家都要讲“人话”。
让明星以个人身份直面网民,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要做“明星”,而是做一个“有故事的人”。
如今大家需要正视一个趋势:
短视频时代已经改变了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
包括对一个品牌,或具体到一个人的形象延续,都在通过短视频发挥不同的作用。
前段时间比较炸裂的是“陆振华”在北京欢乐谷夜场亮相,和小姐姐们一起跳舞,笑得那叫一个爽朗。
如果这是营销案例的话,那效果很成功。
毕竟,当年在《情深深雨蒙蒙》里,“陆司令”对在夜场上班的女儿大感痛心,如今网友自动脑补新时代的“陆振华”的思想:
“依萍啊,夜场这么赚钱,怎么不早点告诉爹?”
对于“陆司令”的突破自我,众人褒贬不一,“卫道士”的话听一耳朵就算了,演员不是真“司令”,无论是大家众乐乐,还是“钱给得太多了”,这都是别人的自由。
如果说“陆司令”寇振海目前只是浅尝辄止,那么自拍短剧或索性以生活示人的众多曾经广受关注的中老年男演员们,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在短视频的世界里为自己勉力争取了一席之地——
即便不能成为爆款,至少不会让自己在一个新的时代里被人遗忘。
“快看!左千户来了!”一天夜晚,某地路人围观拍照,他们看到记忆中的“左千户”舞着刀和众人合影,时不时地还与路人合照。当天这条短视频获赞数万,网民表示“童年记忆回来了。”
香港演员李子雄,年轻一代人对他还有印象,也得益于这些年他在社交平台上继续保持短视频输出,内容也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我和老婆吵架了,老婆把我赶出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