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迪亚来说,《想象之光》是一次探讨印度身份认同问题的机会。「阶级、种姓和宗教是决定婚姻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一种控制妇女和使她们幼稚化的方式,人们会说『你个人关乎整个家族的荣誉,如果你不结婚,就会引起丑闻。』有很多情侣为了能够在一起,不得不与父母争吵,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包办婚姻。但即使是印度的社会也是这样设计的:你会在学校和大学里遇到同类人,然后最终你会和父母能接受的人在一起。世界就是这样设计的。在西方也是一样,只不过他们的问题是种族歧视。你会接受同样的教育,接触同样的文化。所以你不可避免地会和能被社会接受的人走到一起。」

另一方面,她认为爱情「既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抗,也是女性拥有选择权的(重要一步)。」她还决心通过阿努在电话中与母亲的温情关系,表现出决定与家人告别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

在卡帕迪亚的成长过程中,她对电影制作的第一次直接体验源自她的母亲——艺术家纳利妮·马拉尼——开始尝试视频装置艺术时,把录影带带回家观看并与剪辑师一起剪辑。卡帕迪亚在一旁观察着这两个女人一起制作声音和影像:「这是一种非常厨房化的工作,」她后来也非常珍视这种工作模式,并试图加以效仿。后来,在孟买的一个实验电影节上,她看到由政府资助的印度电影电视学院的学生制作的短片,这激发了她申请该学院的念头,并于2012年第二次申请时被录取。

她在学院学习期间制作的短片包含了《想象之光》的许多特征——抒情的片名,充满活力的音效推动着神秘而充满梦境的叙事——但这些短片更加狂野,插入了绘画和动画的元素,营造出一种拼贴效果。这些作品在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上引起了策展人的注意,卡帕迪亚也在那里遇到了法国制片人托马斯·哈基姆,并与他合作拍摄了她的第一部长片《无知之夜》(2021)。该片是剧情片、散文电影和纪录片的混合体,将两对跨种姓恋人之间未寄出的亲密信件,与2016年卡帕迪亚所在电影学院的学生抗议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及其引发的宗派暴力的片段,混合在一起。《无知之夜》不仅是对电影史上抗议活动的实验性思考,也是对印度年轻一代奋起反抗不公正和警察暴行的热情而又令人痛心的呼吁,还是卡帕迪亚迄今为止在政治上最为直言不讳的一部影片。《无知之夜》获得了202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并引起了法国电影界的关注,鉴于印度艺术电影制作的困难,这对《想象之光》后来获得资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