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中的三对夫妻郭柯宇章贺、朱雅琼老王、佟晨洁魏巍,更多呈现的是婚姻中的情感状态,体现婚姻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处模式的偏差。观众跟随第一季讨论的,也更多是夫妻之间的情感模式,例如郭柯宇与章贺各自在婚姻中的选择,郭柯宇最终回归自我,选择离婚至今仍然给到观众感动,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季的负面舆情并不如现在激烈。
第二季中,节目组想要呈现一对步入老年的夫妻关系,于是选择了陈美玲和艾威,增添与年轻夫妻的代际差距样本;第三季中傅首尔和老刘为节目组提供了关于“女强男弱”这一婚姻命题更为极致的样本;来到第四季这个样本进一步进化为当下舆论中心的麦琳和李行亮、黄圣依和杨子。
大多数情感类综艺的选手、嘉宾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自主报名,选角导演筛选;二是节目组邀请。
“我们做节目,更多的渠道还是从报名选手里筛选,因为愿意参加恋综的人会更多,但像《再见爱人》这样拥有强设定和强话题度的节目,应该是节目组邀约得比较多。”某档恋综的导演杨虹告诉娱乐资本论。
但在恋综的呈现中,素人嘉宾之间并没有更深层的差异性,因此选角来源的差异并不明显。“我们考虑的选角因素更多还是外貌、职业、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表层的,不会探究性格、原生家庭、阶层等那么深入的话题,而嘉宾之间有无cp感也比较重要。”
观察《再见爱人》三季以来的嘉宾,不同的夫妻的选角渠道还是能看出差异性,社会身份相对“素人”的夫妻更多来源于报名渠道,而二者之中存在“艺人”身份的夫妻,多是节目组邀约。在娱乐资本论去年的采访中,《再见爱人》的制片人刘乐就分享过,张硕王睡睡、纪焕博王诗晴是在报名的人中筛选出来的。
客观来说,这俩对一个有“婚闹”标签,一个有“老夫少妻”标签,都属于素人里的较好的选择。夫妻样本意味着节目呈现什么样的婚姻状态,而在更广阔的传播范围来讲,也意味着他们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议程设置,抛给观众什么样的话题切入点。这是《再见爱人》比更多依靠“cp感”的恋综在选角上更复杂的地方。
这个了解的过程来自导演组大量的前采和面聊。在真人秀录制之前,节目组会通过面聊、面试的环节来最终确定嘉宾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