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唱自己的歌吗?”
这是闫泽欢收到《有歌2024》邀请时下意识问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此前他抛给过不少节目组,得到的往往是否定答案。
在音综市场依赖于经典翻唱、靠情怀来吸纳大众注意力的当下,表达“坚持原创,原创万岁”的声音需要勇气。
辉煌数十年的乐坛在2020年代,迎来酒香也怕巷子深、原创好歌新歌断档的尴尬期。正如节目中呈现的《2024年华语音乐人生存图鉴》,很多创作人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做音乐很多年了,如今是没活干也没钱赚的窘境,“感觉自己在瞎混”、“看不到什么未来”;看似火爆的演出市场对高票房趋之若鹜,小众乐队和音乐人缺乏演出机会。
更有音乐人指出,如今做歌最难的是大家都想要红,但一年有7000万首新歌上线,极度内卷的状况下大数据推送、创作碎片化与过度营销成为常态,一首歌要在十几秒内抓住大众的注意力,“没有人知道流量密码是什么”。
还有人遭遇歌红人不红的尴尬。比如当了很多年幕后歌手的h3R3刘清云就坦言,《还是会想你》被自己被大众熟知的一首作品,但无人知晓背后的创作者。来到《有歌2024》的舞台,“我想让大家知道,这首歌的‘主人’是谁。”
作为音乐人,周思涵感觉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在多元音乐风格冲击与碰撞之下,创作者普遍存在焦虑与自我怀疑。“音乐人现在都不容易,比较内卷,生存越来越难,也越来越需要靠自己坚持和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