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综市场同样迫切需要《有歌2024》。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播音综总数在30档左右,光是9月同期竞技的就有11档。类型创新上,市场也出现了迎合大众情绪的现场类、旅行类音综,“经典”的竞演类音综也在借助直播、话题等焕发生机。

但是另一面,音综也在面临着“爆款难再”的局面,翻唱舒适圈、话题先行等成为普遍捷径。 尤其是音综造星和推歌的作用也在快速弱化,少有的出圈舞台也成为头部歌手的“锦上添花”之作,更遑论之前“好声音”的造星盛况。

《有歌2024》会成为那个“破局者”吗?至少目前来看,它是具有那个“野心”和“气质”的:“打造《有歌2024》十大金曲榜单”、“寻找下一个大热金曲”,节目的目标非常明确。

但《有歌2024》的落地,并非易事。

首当其冲的便是:到底是做音乐人的竞争、还是做歌曲的竞争?这也是孙竞及其团队在前期的最大分歧之一,最终在“做一档好歌选拔的节目”中被统一,也形成了 这档节目最独特的气质和最核心的竞争力:市场上的音综多以“人”为竞技对象,还没有真正以“歌”来PK的。

其次,出圈难度升级。当音综市场逐渐在同质化中观众缘减弱、观众情绪越来越难捕捉、瞬息万变的时代留给一首新歌的时间越来越短,制造新歌爆款的过程远不如翻唱老歌来得快。

再者,如何有效规避音综同质化难题。诚如上文所提到的,音综市场的“爆发”表现在数量、类型等多方面,但为何能难缓解市场的审美疲劳?嘉宾同质化、节目模式同质化、一窝蜂涌向热点题材等,都是显性问题。

《有歌2024》能成功破解这些问题呢?在回答记者问时, 导演孙竞反复强调的创新点、也是破局点,便是“新歌”。以此为锚,剑指音综新爆款。

一方面, 音乐人的携手共创常见,但以原创作品为核心的改编共创,意味着稀缺性、新颖性将大幅提升。王睿卓版的《重生之我在异乡为异客》火爆抖音,但她此次带来的是自己作曲的音乐,创作音乐人属性被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