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人》的终极故事哲学,是狗与侠的转化问题。释小龙在该片当中饰演名为“豺狗”的捉刀人。捉刀人,说白了,就是朝廷的一条狗罢了,朝廷出钱,他们拿钱办事儿,不问缘由。所以,影片当中,男主角以豺狗自居,也是比较应景的事情。狗嘛,是不具备独立思维模式的,主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罢了。

男主角从豺狗变为大侠,是他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之后。朝廷的人,欺负的是一个孩子。而男主角,要营救这个孩子了。一个拥有暴力能力的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它就是豺狗,而一旦他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的时候,他才会凭借自己的思考与暴力,成为真正的大侠。这也是金庸武侠的核心议题。

但金庸武侠一般不写豺狗到大侠的过程,很多大侠,生下来,就是大侠。《捉刀人》这部电影则不然,它讲的是豺狗到大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给很多有暴力能力的人以辩证的思考。当一个人,只是凭借暴力的能力去混口饭吃,不问是非的时候,它依旧只能是一条狗。当这个人建立了自己的正确信仰,正确价值观,并且用自己的暴力去维护正义的时候,他才是大侠。

《捉刀人》这部电影当中,名为豺狗的男主角,最终不再是狗,相反,他成为了真正的大侠。而那些效力于朝廷的人,没有明辨的是非观念,只是一味执行邪恶指令的时候,它们全员成为狗。整部电影的故事总攻,则是大侠杀群狗的内容。这些内容,当然是武打动作挺厉害的。但是,还是那句话,武打嘛,没啥,真正厉害的,依旧是武打背后的哲学内容。

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便是,如何成为侠,而不是狗。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捉刀人》这部电影当中,能够独立思考的捉刀人是没有几个的,他们大多是拿钱办事儿。而男主角能够实现独立思考,和他内心本源也有一些关系。良善的内心,是独立思考的大前提之一。当然,很多人,可能曾经良善,但因为生存所迫,而不得不做狗。影片当中,做狗的女主角,似乎也想说几句自己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