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脱口秀女演员集体爆发。
这一届女脱口秀演员不光数量肉眼可见地增多了,质量也比往常高不少。
颜怡颜悦彻底完成了蜕变,她们从男孩女孩名字出发,探讨社会的性别规训。
男孩名字是“动静很大的”“被寄予厚望的”,比如在场的广智、志胜、大张伟。
女孩名字,比如她们的怡、悦,就是“emoji”(表情包)。
甚至直接把质疑撂在台面上。
“强势女人”张慧更是连口舌都不想费一下。
“能理解,有的男人是这样的”“我得到这样的评价我根本不在乎你那一票”。
还有很多演员把话题放在了女性自身的困境上,而这些困境,往往来自外界的误解和偏见。
比如减肥。
山河拒绝减肥,因为她不在乎他人的目光,更不会因为别人的指责而委屈自己。
所以当某男同事对她说,你瘦下来可好看了,你瘦下来我都娶你。山河的第一个反应是,赶紧多吃两口。
比如催婚。
从吐槽催婚、婚姻自由,到女孩“嫁出去是外人,嫁不出去也是外人,里外不是人”。
即便被四位拍灯员说审美疲劳,她仍然在《脱友》首场继续讲这个话题。
因为“这个是我目前的现状,最代表我想说的一些内容。”
还有月经,这个曾经让很多人羞于启齿的话题,直接被菜菜贴脸开大。。
从“小哥的接头暗号”到“两米九的卫生巾”,从“男明星流量大”到“我是来赚经费的”,一幕幕像魔幻现实主义电影,长期掩盖女性视角有多荒谬,如今揭开它时就有多辛辣。
不过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阶段而已,哪有什么羞耻感,因为不被允许大声讲,所以才变得负面。
不只是脱口秀,喜剧综艺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
《喜剧人奇妙夜》里,于莎莎、孔令美、郭甲醛三位女演员组成了“莎全莎美”组合,每一个职场打工人最担心的事,都被她们演出来了。
除了电视综艺,这两年互联网也刮起了一阵搞笑女风潮。
上至明星,下到素人,每一个人都在制造笑料。
走女神路线的金晨开始在鼻子里塞各种东西。
去理发店洗头怕弄脏妆容?
搞笑女直接口罩糊脸表明态度。
犹记得就在前几年,一众女性都在致力于摆脱搞笑女的标签,因为女性的幽默是对自身魅力的减分,难道在今天,幽默的女性又更有魅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