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姚晨在访谈中谈到电影宣传的困境,她表示,作为演员配合宣传时,常遇到一些让人窘迫的情况,比如路演时被要求跳舞、唱歌或录短视频等。

姚晨称:“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好像和电影的内容关系也不大。”但工作人员会表示:这样能让更多人看到电影。

“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压力从宣传团队蔓延,演员也要变身“数据女工”,不仅要懂得贴合互联网的话题,还要懂得自己造话题。

4月2日,在宣传新剧《以美之名》时,姚晨和贾静雯等主演就在路演现场跳了近来短视频热度居高的“李羲承进行曲”,完成了姚晨口中所说的“跳舞式宣传”。

路演结束后,她发布微博称“万没想到,如今剧宣挑战大于塑造角色,又得跳舞有做游戏又得饭撒的。”

剧宣也许并没有姚晨所说难度那么大,但小娱更感兴趣的是,这样轮番“上才艺”的剧宣设置,缘何产生又成效几何呢?

#姚晨贾静雯同框跳李羲承 话题词下,播放量最高的视频点赞6.3万,其后所带的话题#姚晨新剧以美之名越看越上头无人问津,高热视频下评论区高赞的内容分别是“我最吃惊的是姚晨竟然这么高”以及“娱乐圈穿的越另类越流行”。

主演们有什么剧在播出,是为什么剧做的宣传,这个剧讲的是什么,似乎无人在意。

对姚晨谈电影宣传困境,有的网友就表示:“这是增加话题的一种方式”、“娱乐大众对宣发有好处”、“带热话题能让更多路人刷到”……意思是,此类宣传并非所谓“困境”,而是应当做的事情。

短视频舞蹈挑战在简单直给的动作和直奔主题的音乐共同营造的“15秒魔咒”中打造了一批如“社会摇”、“科目三”、“叮叮当当”等系列经典舞步,get这一病毒式传播的窍门,K-pop早已以“偶像+挑战”(拍cha)的组合拳进化为新一轮工业化营销的标准动作。

这类视频的火爆程度,就是不怎么刷短视频的人也能“被迫”对一些短视频热曲耳熟能详。在这样的火爆基因下,互联网内容创作“抄”爆款不是秘密,毕竟好的流量不就代表着大家爱看嘛?

就比如在最近播出的《千秋令》中,张予曦跳《免我蹉跎苦》的视频就在官号的众多视频中以点赞2万居热度高点,相较于一些剧情切条获得了更高的点赞量。演员跳舞+抖音热曲,如此天然的爆款模式恰如其当地迎合了短视频受众的观看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