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又出圈了,不过是被骂的

前不久他受邀参加科切拉音乐节,这不是Lisa第一次登上这个舞台,两年前她作为BLACKPINK的一员,和队友贡献了一场堪称封神的神级舞台艺术。

当时的她们活力十足,用最完美的姿态赢得全场的掌声。今年,Lisa作为首位登上科切拉主舞台的solo女歌手,本来以为她要贡献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却没想到确实够震撼,炸裂的震撼。

能看得出来,Lisa对这场表演也挺上心的,开场演出《Thunder》特意配了一袭未来感金属战衣,从升降台上华丽登场,四周环形光轮与她身上垂落的工业风锁链形成视觉矩阵,配合她张力十足的肢体语言,瞬间点燃全场。

等到《FXCK Up the world》时,又配合剪刀舞搭配硬核说唱,将舞台热浪推向沸点。

从表演形式来说,这次Lisa的粉丝确实大饱眼福,展示了Lisa在音乐上的多样性,如果能够忽视她最后跳“双人钢管舞”时和舞伴的辣眼一幕就更好了。

粉丝还是一如既往溺爱,吹嘘她是“艺术先锋”,网友辣评“这是要将疯马秀带到全世界吗?”

除了舞台上的争议,Lisa的专业度也饱受质疑,作为一个爱豆,演唱全开麦是对观众的基本尊重,但她高音部分的躲闪处理和电音效果却让人怀疑她是假唱。至于真唱假唱,只能交由专业人员评论了。

刘德华巡演纪录片中,深圳演唱会受伤流血的视频首次曝光,引发热议

该事件发生在2024年9月9日晚,深圳演唱会现场,刘德华在清唱《男人哭吧不是罪》时,舞台升降台通道意外开启,他不慎踩空摔倒,手部擦伤出血。刘德华表示,为不让大家担心,仅简单处理伤口后就继续演出,并在台上对歌迷解释:“刚才弄到手指,大家不要担心,我以后不会再让这种事发生。”

类似意外在巡演中并非首次发生。

2024年7月,刘德华在演唱会巡演上海站时,有歌迷拍到,有一个舞台动作是刘德华在高台上滑跪。从俯视视角看,刘德华离高台边缘非常之近,不少观众表示:太危险!

《成家》的演员阵容不一般,实力派+喜剧演员的加盟让该剧的演技质感直线飙升

第一位,秦岚。

秦岚在《延禧攻略》、《黄雀》等剧中都有着可圈可点的表演。

作为中生代女演员,她的演技虽然不拔尖,却清醒的远离烂俗古偶,积极转型磨炼演技,观众缘不俗。

新剧中,秦岚饰演秦天越一角,出场就是雷厉风行、铁血手腕的霸总形象,面对员工不假辞色,堪称“铁面女魔头”。

不过在遇到难缠的客户时,再高傲的“霸总”也只能好声好气的哄人。

弯着腰说话,把自身的姿态放到最低,讨好的表情瞬间从领导变成打工人,反差感太强了,相信这一次,秦岚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第二位,艾伦。

艾伦的喜剧天赋极强,在《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等喜剧电影中贡献了不少高光片段。

新剧中,艾伦扮演的冯清鸣又是一个满身笑点的角色。

迟到被罚款,他揪着自己的头发懊恼,面目狰狞,双下巴都凹出来了,这种没有包袱的搞笑表演绝对是新剧独一份,有他在,《成家》的笑料不输喜剧片。

第三位,张凯丽。

张凯丽的演技毋庸置疑。

《人民的名义》里的吴惠芬、《人世间》中的曲秀贞,老戏骨在国剧市场留下了太多经典角色。

新剧中,张凯丽化身催婚的母亲,不过看预告片里的片花,这个人物似乎不是难缠、不讲理的角色,狠狠期待住了。

《成家》搞笑又奇葩的相亲,剧情太有料

《成家》讲述了秦天越(秦岚饰)空降成为婚恋介绍所的经理,与公司原来的同事冯清鸣(艾伦饰)等人有着极大地思维反差。

面对婚恋市场各种奇葩的相亲对象和千奇百怪的相亲要求,秦天越与冯清鸣等人最终成为金牌搭档,成功开创了婚恋行业新事业。

一口气看完新剧的所有物料,我对该剧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别开生面

两处创新勾起了我的追剧欲望。

其一,职业新。

观众常见的都市职场剧都是以医疗、金融工作者为主,而新剧开辟了一个新的版块——婚恋网站。

别看职业新颖,但是管理制度可谓是与时俱进。

秦天越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一把都带着燎原的姿态。

比如迟到一次就罚款一百,员工中午回家,转头就被开除。

好家伙,导演和编剧真是把打工人的“牛马”生活给拍的淋漓尽致啊。

与此同时,新剧以相亲为主要内容,必然躲不开一些令人槽多无口的客户。

妈宝男、大孝子、软饭男,一句“娶媳妇比找保姆划算”听得我白眼一翻,算盘珠子差点蹦到我的脸上。

《悬镜》首播4集,开了个好头,希望不要虎头蛇尾

不知道大家看完前文的这段剧情什么感觉,我看剧的时候,反正一秒入戏,彻底被吸引了。原本,想着下去吃个烤串,结果只顾着看剧,把享受美食的事情都忘了。

说实在的,看多了传统悬疑剧,偶尔来点玄乎的风格,这部《悬镜》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看完4集《悬镜》,这部剧给我最直接的观感,就是玄乎。

玄乎的探案思路,玄乎的悬疑剧风格,玄乎的剧集氛围。

自从任达华扮演的老林带来了有些玄乎的断案思路之后,我整个人的观感都变了。

从正经观看分析,回归到了观看魔幻探险剧的节奏,尤其是这其中还涉及到考古和历史情节,那就更让人着迷了。

我是万万没想到,冲着悬疑剧来的,却没想到倒像是看了一部魔幻探险剧。

前4集中,老林找真凶提到了阴阳五行,而凶手为啥要这么做?

剧中也提到了疑似是为了长生。

沈腾加盟《流浪地球3》,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在开机仪式上,导演郭帆,主演吴京沈腾亮相一上台三人就来了一小段“群口相声”,吴京调侃当年沈腾演《独行月球》的时候就想和沈腾合作,到了小破球2的时候把月球给炸了,沈腾饰演的角色一直在太空漂浮,现在小破球3终于能把沈腾接回地球了,很期待和沈腾的合作。

吴京还说,很希望在小破球3中自己能多一些喜剧元素,沈腾能多一些动作镜头,两个人互换一下,特别期待沈腾的打戏。最后还不忘坑一下郭帆,说希望小破球越滚越远,期待《流浪地球4》,直接给郭帆整不会了。

到了沈腾讲话的时候自然也是商业互吹,自己这几天恶补了小破球前两部,希望多向吴京学习学习。

虽说沈腾的加入确实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但是网友却对《流浪地球3》的剧情表示担忧,毕竟沈腾给观众的固有印象实在是太深了,演什么都像喜剧,包括吴京也调侃,所以搞不好《流浪地球3》会成为科幻喜剧。

还有吴京开机仪式上cue了一下沈腾的《独行月球》,网友怀疑没准小破球能和这部电影有联动,但实际上独行月球漫画已经本土化了,里面的角色都是中国人,而《流浪地球》的故事是放眼整个世界,所以搭不上。

叫兽易小星、胡先煦、邓家佳乘飞机回北京遇大风

安全落地后,叫兽易小星晒出聊天记录,透露自己被吓到给制片人发遗书:“请确保《人生开门红》的正常上映,由柴涛对剩余后期工作进行检查。”

随后,胡先煦在评论区回复:“确实吓麻了,感谢机组,大家出行一定注意安全!”

邓家佳表示:“我还行,比较淡定。”

徐志胜的《侠客行不通》,直接在飙升榜上成为了“榜一大哥”

一开场,就是徐志胜饰演的“侠客”苟凌风,被一大群的武林大侠围殴,原因是他是魔教余孽。

一番“大战”后,众多侠客才猛然发现:好家伙,找错人了。

主打一个无厘头。

本以为这样的“胡闹武林”已经很有趣了,结果镜头一转,好嘛,没冤枉苟凌风,他真的是魔教余孽。

原因是这样的,苟凌风本是小镇首富之子,可他为了自己的侠客梦,放着富二代不当,到处拜师学艺,最终真的拜入了一位“高人”门下,学习了各种武林绝学,什么凌波微步、降龙爪与正大光明拳之类的。

就这样,苟凌风怀揣着“大侠”梦,开始闯荡江湖,出山第一站,就是救下了“百花侠”。

别的不说,范静祎的扮相,倒是真不错,所谓纯欲,莫过于如此了吧?

故事从救下百花侠开始,后续就更有趣了:想当大侠,不是行侠仗义了多少,而是要得到“侠客联盟”的认证才行。

更好笑的是,武功盖世的苟凌风怎么都通不过联盟认证,最后只能用“钞能力”拿到最低级的“丑侠”认证。

社交媒体:藏匿犯罪线索的黑匣子

一直以来,青少年犯罪都是影视题材的经典款,在学习理解世界的年龄,做出偏离社会的举动,构成了极具戏剧性的张力。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结伴嬉耍的浪荡青年,或是心思沉重、郁结的学生,不再常常出没于大街小巷,而是花更多时间钻进手机和电脑中潜游。虚拟空间成了他们释放生活压抑、搁置幽暗想法的领地。

上个世纪末,《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小四还是翘课后周转于台球馆、小树林、排练场等各种场所;但到了今年播出的《混沌少年时》,杰米的母亲发现儿子最喜欢闷在房间,“一回家就摔门,直奔楼上对着电脑,半夜一点,房间的灯还亮着”。母亲敲敲门,提醒杰米第二天还要起早上学,但杰米不吱声,而是立刻把灯关了。

苏格兰小说家欧文·威尔士曾因1993年出版的《猜火车》出名,同名小说改编成电影上映,成为英国地下文化的象征。在2023年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时,威尔士说如今构思犯罪题材作品时,他也不再是站在人们旁边、请人们喝酒、听人们说话,而是选择浏览社交媒体来获得灵感,“在社交媒体上,你能看到一切赤裸裸的暴露”。

除了肉身以外,人们几乎把所有身家都寄托在了数字世界。这在媒介层面是一个渐进的实现过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梳理了这段发展史,当他2008年第一次购买iPhone时,他形容这是一支数字版的瑞士刀,配齐了需要时就能派上用场的工具,里面连手电筒的功能都有。

但就在当年7月,苹果推出线上商店App Store,情况发生了改变。第三方应用软件可被下载至移动设备,拉开了开发商相互竞争的序幕。2013年,苹果和Google旗下商店的应用软件数量突破一百万大关,这或许是虚拟平台抢夺注意力经济的开端。人们不仅把生活中的任何事项都交付给手机来完成,也不再只在需要时才拿出它,而是将一天里的时时刻刻瓜分给到不同app。

如上锁的日记本一样,需要密码才能打开的手机也随即拥有了私密性的特征。这个黑匣子储存了太多人们独处自在状态下的信息,像是浏览偏好、消费习惯、聊天记录,其中有不必与人分享的,也或许有无论如何也不能分享出去的。完整的人被手机“一刀两断”,让同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和社交媒体上表现出来的模样有了两面性的可能。

把两种模样拼起来认识,才能更全面地还原其人,这是威尔士创作新时代犯罪题材的要义,也是如今真实案件曝光后,网友乐于上网“人肉”搜索嫌疑人,寻找犯罪蛛丝马迹的原因。界面文化在一篇文化周报中揭示,去年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CEO枪击案一经披露,26岁嫌疑人路易吉·曼焦内的社交媒体账户就迅速成了网友的焦点。人们发现他在书评网站上标记了不少与背痛和脊柱健康相关的书籍,还给《大学炸弹客宣言:工业社会及其未来》打四星、写好评,这些都被用来理解曼焦内的激进罪行。

轻点鼠标就能探案,甚至开辟出全新的电影形式——桌面电影,这种形式往往用来讲述一个抽丝剥茧的悬疑故事。

2018年的美国恐怖片《解除好友2:暗网》就是这样一种电影,整个故事的画面都呈现在数字屏幕上,观众能看到女主角使用搜索引擎、与男友用iMessage聊天、收到神秘的Facebook消息,情节通过一个个网站录屏的排列来发生,并逐渐接近谜底。至于其恐怖性,则源自网络空间的无边无际和未知带来的不安,你永远不知道社交头像背后的个人是谁,又或是点击的下一条链接里将会蹦出什么秘密。

“铁三角”三度聚首,编剧深入公安局体验生活

从《小大夫》到《对手》,再到《黄雀》,这已经是制片人张海东、导演卢伦常、编剧王小枪连续合作的第三部作品。这个备受观众好评的“铁三角”组合,每一次都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叙事美学。

“刑侦剧在剧集市场上有天然的优势,情节紧张、刺激,充满悬念,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类型。但反扒题材近年来没人接触过,反扒警察也比较冷门和低调,这给了小枪比较大的创作空间。”制片人张海东表示。

而接连创作了《功勋》《对手》《县委大院》《哈尔滨一九四四》等多部作品的王小枪,也希望能在刑侦剧这条赛道上另辟蹊径。他表示:“我不想再重复市场上常见的扫黑或以命案为主线的传统刑侦剧,希望能做一些创新和突破。”

为了让故事和人物更加真实可信,王小枪深入公安局体验生活,与反扒民警一起抓小偷。“我去了沈阳市公安局某刑警大队,跟着他们一位支队长,每天一起出工、一起吃饭。民警怎么想,小偷怎么想,当时花了很多精力去研究这些。我们现在剧里呈现出来的,基本都是那段时间得来的。”王小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