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桌面电影的《网络谜踪》更进一步,探讨了社交媒体在亲密关系中的影响。16岁的女儿突然失踪,父亲打开女儿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调查。渐渐地,父亲发现自己和女儿在数字世界的互动方式截然不同:他的电脑桌面简洁干净、有秩序感,而女儿的电脑则是一个开放的社交场域,女儿敞开心扉在直播网站吐露的内容,从来没有被关系最亲的父亲知晓。在女儿失踪以前,他就已经弄丢了她,这是社交媒体“离间”亲密关系带来的另一层惊悚。
回到《混沌少年时》,杰米父亲对于孩子“在房间里学坏”百思不得其解,也是由于他疏忽了作为杰米情绪与动机的策源地——网络空间。被警察拘捕而吓到失禁的,和在停车场对女同学横刀相向的,是同一个13岁男孩表现出来的现实,网络空间提供了连接这两种现实的路径。但在父亲眼里,这几乎是不可见的,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青少年犯罪的防范难度。
当警察搜索杰米的Instagram账户,从杰米与凯蒂互发的emoji表情中,他只能解读出“他们在交流”这种浅表含义,还把它误会成是友谊。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网络藏匿阴暗想法的同时,也酝酿出供群体使用的黑话。
紫色心形代表性饥渴,黄色心形代表“我对你感兴趣”,炸药代表红色药丸,“二八定律”代表“最具吸引力的前20%的男人享有社会里80%的性爱机会”……这套出现在《混沌少年时》的密语,指向了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的非自愿独身者(incel)群体。牛津英语词典对incel全称Involuntary celibate的解释是:“年轻男性组成的网络社群成员,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在两性关系中吸引女性,并通常对女性持有敌意观点。”
如朴次茅大学主讲犯罪学和网络犯罪的讲师丽莎·苏吉拉博士所说,一致的世界观和共同语言,对持有极端偏见,但又无法在线下面对面对话中表达这些偏见的人有强烈吸引。各种网络社群和虚拟平台为这些想法的形成、扎根和传播提供了途径。
在incel共享的黑话体系中,“红色药丸”隐喻最早来自1999年电影《黑客帝国》,主角尼奥需要在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中选择其一,前者意味着看清世界的本质,而后者意味着继续活在无痛幻觉中。incel群体服用红色药丸后的觉醒时刻,在于他们“意识”到,在一个政治正确已经变得疯狂的社会,女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男性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而他们遭受的所有不幸皆因女性而起。
关于incel的社会性溯源,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传统视角里,incel包含一群有些问题或弱点的成员,例如《混沌少年时》里的杰米出自工薪阶层,父亲是水管工,通宵达旦工作,陪伴子女时间很少。然而,这可能造成刻板印象,认为所有incel都是被忽略不顾的白人男孩,将阶级看成构成这一群体的主要因素。也有的分析将其归因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体力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下降,越来越多女性被雇佣,并有可能担任更具权势的职位。
英国女性作家劳拉·贝茨在充斥incel的网络世界潜伏了一年,并将发现记录在非虚构作品《隐秘的角落》中。她提醒人们,incel社群成员的社会经济背景太过多样化,既包括蓝领工人,他们因移民在工作和性方面“取代了”他们而感到愤怒,也包括享有特权的私立学校毕业生,他们对自己在政治食物链顶端的“正当”地位受到挑战而感到愤怒。
因此,相信社会竞争体系和传统流动路径的稳固性却屡屡受挫,更可能是激发incel仇恨情绪的主因,无论这种竞争是阶级化的、种族化,或是性别化的。
在《混沌少年时》中,杰米看到男同学传播凯蒂裸照,就想要趁凯蒂“脆弱”的时候邀请她约会,但凯蒂不仅拒绝了他,还在ins上侮辱杰米是incel。incel意味着不受女性欢迎,而在杰米看来,评论区的点赞、他经常被人说“长得丑”的评价,更是坐实了这种判决。他无法忍受羞耻,最终杀死了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