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声音。

艺人宣传阿淼认为,短剧男主不可能在包装上比肩男流量们。依托剧情和氛围,一旦脱离滤镜,就是无效出圈。

在阿淼看来,且不说颜值身材能否经受住长剧镜头的考验,想成为流量,首先得具有个人特色,“目前我还没发现哪个竖屏演员有流量的潜质,可替代性太强了。其次,比起男流量,他们的主要受众和男网红更重叠,大多是愿意打赏的榜哥榜姐。”

最后,没有专业团队的评估和包装,有些黑料一大把的短剧男主也很难实现粉丝留存。“那些没签约公司,个人对接工作的短剧演员,其实根本判断不出来什么工作重要什么工作不重要。”阿淼说。

制片人Leslie也赞同这一观点。短剧届还未出现成熟的造星思路,独立接洽工作的短剧男主很可能错过曝光和机会。

据她所知,柯淳目前拒绝采访、不接商务,档期已经排到了6月。“我听说,某卫视的S+级综艺项目找他参加,他当时没回复,后来就不知道了。”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流量江湖,在资源、团队支持等方面相对薄弱,对他们的长期发展必然有所掣肘。所以,在短剧男主和流量之间,仍有一道清晰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