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观众看完“抖音新春特别会”的最大感受是,明明都是熟悉的食材,却做出了特别的味道。

这种熟悉感来自于所有内容都跟抖音生态紧密相关。打开“抖音新春特别会”的节目单,就像重温了一遍2024年网络热梗、文娱热点、青年文化。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简单地搬运或拼贴,而是真正贴合内容进行灵活化用。

节目中,可以看到一些抖音创作者们对春晚的“致敬”。节目第一篇章叫“特别会包饺砸”——无论是用短剧形式和抖音热梗打开剧情小品,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改造成乐器演奏《金蛇狂舞》,还是大学生cos成刘谦在宿舍表演“魔术”……抖音原生内容形式与春晚元素巧妙结合,既勾起了观众对于经典作品的回忆共鸣。

而“抖音新春特别会”的内容,远不止与玩梗与解构,作为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年”是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当下社会方方面面的折射,更是创作者们放飞想象力的创作支点。而在“抖音新春特别会”的舞台上,借由创作者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过年”这件事亦有无限种呈现方式——

当“过年”与AI技术和传统文物结合,就有了各地博物馆文物“活过来”为你唱跳恭喜发财;当“过年”与《红楼梦》结合,就有林黛玉穿越到21世纪,置办过年三件套;当”过年”遇到《甄嬛传》,四郎也可以和后宫众妃一起,大唱“财神来到我家门”;当“过年”遇到动物纪录片,鲑鱼洄游也能变身一出春运大戏;当“过年”遇到“异国他乡”,创作者@北海流浪记为我们展示了叙利亚纸巾爷爷一起过年的温馨画面,在“外国人240小时免签”的社会热点下,让我们看到国际视角下中国年的打开方式……

创作者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打造了无数个“年的平行宇宙”,带着观众们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想象与现实的边界,既让我们看到了“过年”的无数种可能,也看到了抖音平台创作者们旺盛的创作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