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田与卫兰,在某种程度上早就遥相呼应了。熟悉港乐情歌的90后,会经常将这两个几乎同时代、人气极高的歌手相提并论,有“男有侧田,女有卫兰”之说。
他们风格类似——唱的是非传统粤语歌,唱腔有“西化”的特色;经历也类似——既有过成名巅峰期,也有过低潮期。如今,他们有金曲傍身,演唱会一票难求,是很多人心目当中的港乐宝藏歌手。
他们有个共同的伯乐——雷颂德。2003年,此前一直担任幕后创作、为其他歌手唱和音的侧田,被雷颂德发掘。2005年,侧田推出首张个人专辑《Justin》。
同一年,卫兰正式出道。一首《大哥》让“卫兰”这个名字红遍了粤语区的大街小巷,收录这首歌的专辑《My Love》——卫兰的第二张专辑——也成为香港地区销量最高的唱片之一。
卫兰出道背后的故事极具戏剧性——“有一次,我帮DJ Tommy录了一首歌,被雷颂德听到之后,他就找到我,说想请我帮黎明唱和音。记得那天,我在录音室里,一首歌已经快唱完了,黎明就站在那里。”
那是2000年的事,卫兰当时18岁。还没出录音室,她就收到了一纸唱片合约。就这样,中菲韩混血的Janice M.Vidal成了首位签约黎明的A Music公司的歌手,也有了“卫兰”这个名字。
卫兰的父亲是一名中菲混血的酒廊驻唱歌手,来自菲律宾的宿务。也因此,卫兰虽然在中国香港出生,却自小生长在英语环境,不会粤语,也完全看不懂中文。签约后,公司安排她先学好粤语。为此,她度过了漫长的5年蛰伏期。
“那段时间,我就在公司跟我的同事聊天,帮大家叫外卖、剪报纸。当时觉得很无聊,也一度以为自己没办法出专辑了,很不开心。但是现在回头去看,还是很感激有这段时间可以训练的,因为那时自己也一直在唱歌、听歌、跳舞。”
卫兰的第一张专辑《Day & Night》里的歌,都翻唱或改编自黎明的经典歌曲。专辑由雷颂德监制,当时仍做幕后工作的侧田担任制作。重新编曲的清新曲风,再配上如丝绒般的甜美声线,让卫兰在香港歌坛声名鹊起。
毫不夸张地说,卫兰属于天赋型歌手。谈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卫兰总会提到父亲。她从小就接受父亲的音乐熏陶。从16岁开始,她跟随父亲在酒吧唱歌,“我记得当时我唱过张惠妹的《听海》,还有很多古典、爵士和巴萨诺瓦风格的老歌。”
卫兰出道前,前辈歌手罗文曾偶然在一个名人酒廊中听过她的演唱。罗文感叹:“为何这么有‘骚灵感’的姐妹在香港名不见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