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A妹在影片开场时的一曲《Popular》可谓惊为天人的动听,将格琳达的性格特质诠释的淋漓尽致。再如全校学生在图书馆狂欢时演绎的《Dancing Through Life》,热情洋溢的歌舞搭配图书馆中别具设计感的魔法书架的互动,令人过目不忘。
遗憾的是,中国观众对歌舞片的接受度始终不高。
过去诸如《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等在中国内地票房表现不错的好莱坞电影,都得益于其故事IP在中国的高知名度。中国导演也曾有歌舞片的尝试,诸如《如果·爱》、《华丽上班族》等等,但都称不上成功。
观众对歌舞片不买单造成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故事情节的批评和吐槽。
歌舞片作为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好莱坞经典类型之一,其叙事本身就是与歌舞段落相结合的。片中展现主人公身上的品格或是对于艾芙芭和格林达友谊关系的描摹上,都是通过歌舞段落来完成的,比如《Defying Gravity》中艾芙芭的演唱,就表达了她不畏强权,追求自己理想的志向。
如果观众对歌舞与叙事交融这种观演形式无法代入,便无法获取从歌舞中带出的故事情节的信息量。对于这些年对“强情节”戏剧冲突有需求的观众,自然只会看的昏昏欲睡,对影片所表达的内容不知所云。
从宣发角度,这两年好莱坞大片明显减弱了对于中国内地市场的宣传力度。
相较于《魔法坏女巫》在北美许多落地的主题活动和主创的路演见面会,本片在中国内地宣发中除了一些限定海报和主创提前录好的VCR,其余一概没有,这就很难从前期宣传角度调动观众的观影热情。
从影院排片的角度,影院经理在安排排片时一定会考虑上座率更高、片长更短的电影来排,这样才能提高影院的营收。
《魔法坏女巫》的片长为161分钟,将近三个小时。本片刚上映时,影院还是会给予一定的排片率,但随着日票房和排片出现倒挂现象,后续影院排片占比显然降低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