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破·地狱》外,还有多部港产片闯进榜单前列——《焚城》次周又斩获1049万港元,公映三周后累计至2815万港元,在今年的港产片中升到第四名;僵尸题材的《邪Mall》和剧情片《把幸福拉近一点》前周进账均超过20万港元,而由吴君如主演的《我谈的那场恋爱》仍有不俗收益,亮相两个月后已落袋1868万港元。
与此同时,艺术片领域的票房竞争也相当激烈。今年戛纳“金棕榈”得主《阿诺拉》公映18天后累计至92万港元,同届捧回“最佳编剧奖”的《某种物质》用时月余便斩获687万港元,而情色话题大作《破浪男女》也突破百万港元。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各片都被“电影、报刊及物品管理办事处”评为III级,即18岁以下的观众不得购票入场。
此番《破·地狱》横扫票房榜,让黄子华的演艺事业再攀高峰。在上月与郑裕玲的访谈节目中,黄子华还聊起早年入行的经历:自大学毕业返港后,黄子华便燃起“演员梦”,曾在亚洲电视做过临演,并到无线电视担任编剧,又参加“全能司仪选拔大赛”,甚至一度在话剧团待过。
但经过六年打拼,黄子华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效。在心灰意冷之际,黄子华决定以自身的娱乐圈经历为蓝本,用“栋笃笑”的形式表达出来。不料这次演出让黄子华一炮而红,之后推出的“栋笃笑”可谓场场爆满,自1990年后维持近30年的高人气。
在打响知名度后,黄子华很快得到“触电”的机会。前述《神算》由许冠文自导自演,即是黄子华首部参与编剧和演出的电影。据许冠文透露,他听闻黄子华在“栋笃笑”上的建树后,便力邀其合写《神算》的剧本,并以演员身份加盟到剧组中,该片最终在1992年1月公映。不过黄子华的电影之路并不顺遂,其后多部作品在市场上表现不佳,还曾被称为“票房毒药”。直到2018年,《栋笃特工》以4471万港元夺得港产片年冠,成为黄子华在大银幕华丽转身的起点。
进入20年代,黄子华的票房号召力更是突飞猛进,主演的电影多次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逐渐赢得“票房灵药”之誉。据HKBO统计,《乜代宗师》在2020年“春节档”正式公映,以逾2945万港元问鼎港产片之冠,在总榜上也仅低于《信条》和《鬼灭之刃 剧场版 无限列车篇》。到2022年,在初秋亮相的《饭戏攻心》又提升至近7708万港元,与破8千万的《明日战记》一道刷新港产片纪录,将进账6624万港元的《寒战2》挤到影史季军。
2023年,黄子华迎来个人电影生涯的新高点。自1月23日首映后,《毒舌大状》势如破竹完成四连庄,最终一路续航至1.15亿港元,成为史上首部破亿的港产片。由此《毒舌大状》打入历年十大排行榜,紧随“卡神”巨制《泰坦尼克号》名列第八位,更成为近12年内首部上榜的港产片。目前《破·地狱》的掘金速率甚至快过《毒舌大状》,未来十大排行榜可能再度迎来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