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方面:
一个设定只要火了,后续必定大批平替跟上。
同样是穿书设定。
今年的《永夜星河》7.6,明年《书卷一梦》《献鱼》紧随其后。
同样是女主经商。
从《梦华录》到《珠帘玉幕》《蜀锦人家》,再到明年和更后面的《国色芳华》《灼灼韶华》《咸雪》《家业》……
大女主从开店到卖珠,再到卖花,染布,卖药,卖盐,卖墨等批发生意。
义乌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古偶。
原创也有,但都用在了奇怪的地方。
加密通话级别的手势,Sir称之为新一代哑语。
什么感觉?
像是在玩一种很新的,过家家的游戏。
而就是在这样鱼龙混杂的制作环境下,往年的爆款几乎都战绩可查。
可今年。
不好意思,不仅爆款的数量少了(前年6,去年8,今年5),平均分数更是低到尘埃里。
所以会有所改变吗?
实话实说。
古偶赛道,并不会因为今年的一次马失前蹄,而就地整改。
因为当行业乱象已成常态,试错的成本就会无限降低。
即便我们称之为“古偶灾年”。
但实际上,对于平台的投资和回报来说,头部依然汲取了大部分流量,模拟和跟风依然会喝到一点肉汤。
对于创作者来说。
只要不断沿袭旧模式,再往其中加入其他的新元素,那么几乎可以在保本的基础上轻松赶超同行竞品,成为后来者的母本。
至于演员?
不管演成什么样,只要人气还在,就依然掌握了最大的话语权。
但是呢?
我们心知肚明,他们的成功,恰恰奠定了古偶未来肉眼可见的悲剧性。
因为在一片盐碱地里,唯一的作物哪怕青黄不接。
在这场遥遥无期的资本游戏里,它还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