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场经常有一种声音,会管这种预告片叫“恶剪”。但犀牛君这里想说的是,相比这样的预告片,如今社媒上满大街或只为蹭流量、或迎合观众骂艺人、或别有用心解读的短视频与营销号才是真正的“恶剪”吧。

犀牛君为什么特别警惕这类视频呢?因为他们往往存在一些共性。首先,这些碎片视频很容易造成舆论上的“一言堂”。

原本看真人秀是见仁见智的,比如像节目里《陈好“批斗”大会》那段,有人会觉得陈好强势,有人认为陈老师是直击痛点,有人感觉旁边人像在阴阳陈好,有人就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大家坐一起把事聊开,真人秀完全欢迎不同视角、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但到了网上的碎片视频里,仿佛博主们都是自动集体站在声讨艺人一边,好像唯有这样才可以同大家一起宣泄日常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

其次,当这样的碎片视频反复传播、越滚越多,甚至进化为了一种互联网集体狂欢的玩梗派对,大家嗨了就是王道,真相已然被摆在了不被关心的次要位置。

拿周雨彤来说,说她NPD、爱使唤人、不尊重长辈、爱侵犯别人隐私空间,其实这些还都是无伤大雅的指责,毕竟“边界感”这种事也是不同人见仁见智。但很多解读视频开始进一步恶评她与别人的关系,例如说她经常给金晨摆臭脸、说她主导大家吃掉外卖是要盖过宋茜风头、说她和荣梓杉私自排练就是有意孤立陈好,网上这些蹭流量式的恶意揣测难免有些不讲武德了。

说实话,你稍冷静点去想,《花少6》这些鸡毛蒜皮的所谓冲突真的比得过《花少2》那出修罗场吗?当年的许晴可是直接用一句“因为上一季人都正常”绝杀了整趟旅行,《花少6》哪有这样硬核的“证据”来证明不和啊。

诚然,博主和网友们好像是群情激愤要全网声讨《花少6》,可私下金晨可是特意发博力挺了周雨彤,有没有可能公众只活在一种信息茧房的自娱自嗨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