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8期的节目当中,有这样一个有关人工智能塔吊的介绍:
AI实时动态建模技术为塔吊工人带来“上帝视角”!工人可以清晰地看到塔吊的每一个动作和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AI正在让建筑工地变得更智能、更安全,塔吊工人也能更高效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这个AI产品介绍完毕之后,专家教授们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随着智能塔吊的铺设完毕,会不会有很多塔吊工人出现失业的问题。《未来中国AI季》值得点赞的地方在于,它并不回避一些尖锐的问题,甚至于敢于主动提出这些尖锐的问题。节目当中,主持人陈辰老师甚至于直接说,萝卜快跑出现了之后,确实有从事网约车服务的司机们来投诉。
只有先提出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所以,没有尖锐的问题,只有依旧不够敏锐的眼睛。我们不妨沿着《未来中国AI季》当中提出的这个问题,进行一下思考,随着更多人工智能的出现,人类在就业方面,到底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是更多的失业,还是更多的就业呢?
如果我们结合科技发展这几百年的历史经验来看,随着一些新的科技内容的出现,确实会出现一些行业的失业。比如说,出租车的出现,就取代了拉洋车的师傅们。但这个过程,则是相对缓慢的,可能需要一代人或者几代人,才能逐渐完成。因此,我们似乎是不必担心失业率的问题的。
我们还是拿节目当中的案例来讲,就比如说,智能塔吊出现,确实会取代当下的人工塔吊。但是,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三言两语,一天两天,就能瞬间完成的。2025年的中国上海,刚刚出现智能塔吊的应用,而这个应用向全国普及,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智能塔吊完全代替人工塔吊,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于更多的时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