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秋冬季,好莱坞各大厂的新片阵容颇为丰盛,《怪奇大法师》《小丑2》《海洋奇缘2》和《狮子王:木法沙》等大作正蓄势待发。再加上双罢工的负面效应逐渐消退,年末影市收在高点应是大概率事件。
北美暑期档的计算时间是从5月第一个周五开始,延续至9月初“劳工节”周末结束,为期近4个月。
据IMDbPro统计,今年暑期档总票房达到36.32亿美元,同比去年的40.39亿美元下滑10.1%,结束连续三年上涨的势头。从影片数量来看,今夏共有266部电影登陆大银幕,创下过去五年内的最高值,但远低于2019年之前的水平,足见好莱坞的排片密度仍未满档。与此相对,每片平均票房则为1366万美元,较前两年的数字有所回调。
尽管暑期档大盘录得双位数降幅,但考虑到整体低开高走的曲线,最终结果依然优于业界预期。以月度细分来看,5月份,在多片改档或发挥失常后,当月院线总产出仅为5.5亿美元,同比暴跌28.9%。若排除影院歇业或运营受限的例外情况,这是自1998年后最差的暑期档开局,一度为行业的复苏前景蒙上阴影。
所幸随着众多大热系列强势归位,自中段开始影市逐渐步出低谷,到8月更录得近8.92亿美元,已比去年同月高出9.7%。经过后半程的奋起直追,全档期的年比落差被缩小至一成左右。如果不计入5月份的收益,则6至8月共产出逾30.38亿美元,实际上只比去年略微缩水约4%。
在这个过程中,迪士尼无疑扮演了“救市主”的角色。从单片来看,《头脑特工队2》和《死侍与金刚狼》双双突破6亿大关,并分别改写动画长片和R级电影的历史纪录,两片合力贡献整个暑期档超过1/3的份额,成为驱动影市行情转热的火车头。以皮克斯和漫威影业为代表,迪士尼包揽年度卖座榜前两席,助推制片业务迎来快速反弹,逐渐摆脱去年多片亏损的阴霾。与此同时,归于迪士尼旗下的20世纪影业也表现亮眼,《猩球崛起:新世界》和《异形:夺命舰》都排进档期前12名,实力不逊于好莱坞五大的其余玩家。以整体视之,迪士尼的发行总票房报收于15亿美元,市场份额更达到42%左右。
第二把交椅则由环球影业牢牢占据,两大强棒《神偷奶爸4》和《龙卷风》稳居前列,在档期内分别进账逾3.5亿和2.6亿美元,即便被生拔为“头炮”的《特技狂人》表现平平,仍无损于今夏环球的票房胜绩。
索尼影业则由斩获近2亿的《绝地战警:生死与共》领衔,浪漫剧情片《爱情,到此为止》也拿到逾1.35亿美元,再加上发挥中规中矩的《加菲猫家族》,整体上胜过被并购消息笼罩的派拉蒙,后者推出的作品包括《寂静之地:入侵日》和《神秘友友》。
而由Neon出品的《长腿怪》不仅刷新厂牌自身纪录,还成为近十年来北美最卖座的独立恐怖片,压过A24和天使影业等竞争对手的作品。
有得意者便有失意者。在各制片厂中,尤以华纳兄弟受创最深:以乔治·米勒回归“废土世界”为卖点,《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于“阵亡将士纪念日”首映,但本土仅累计至6748万美元,只相当于前作票房的四成,叠加海外收益才勉强打平成本,预计将造成上亿美元的亏空。由奈特·沙马兰执导的《陷阱》和凯文·科斯特纳领衔的《地平线》第一部也难言出挑,未能为华纳兄弟带来惊喜。
另外,由狮门出品的游戏改编电影《无主之地》开画即崩盘,迄今全球刚超过3千万美元,对比1.1亿至1.2亿美元的高额成本,恐怕难逃今夏最大“哑弹”的命运。
事实上,去年好莱坞双罢工的长尾效应延宕良久,对暑期档影市仍造成显著冲击,最直观的影响便是多部强片推迟亮相,导致损失相当可观的潜在票房。
例如,为应对罢工对项目制作和宣发的扰动,迪士尼去年11月便密集调整新片的公映日期,包括将《美国队长4:美丽新世界》从今年7月改至明年2月,原档期由《死侍与金刚狼》填补;索尼则连续将《毒液3》和《猎人克莱文》从夏季转至秋冬,派拉蒙更直接让《碟中谍8》后撤近一年。若这些影片未因罢工而改期,暑期档原本可望持平甚至赶超去年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