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江七号》《美人鱼》和《新喜剧之王》这些与内地制片公司合拍题材与大陆相关的影片不同,《食神》是周星驰演员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第一部由自己全面操盘推出的重量级喜剧作品,且从未在大陆正式登上过银幕。

这纯正的港片喜剧味道在开心麻花式喜剧横行市场的今天会收获怎样的反响也许才是有意思的看点。

《食神》是1996年周星驰的星辉海外公司成立后的第一部出品。它有着周星驰作品中非常少见的人物设定:和此前让周星驰爆红的无厘头小人物不同,片中主角斯蒂芬周开场即是名冠香港的厨艺大师——食神。

以往底层小人物挣扎求生咸鱼翻身而成为威风八面独领风骚的主角的上行故事类型,被风光无限权力无边的王者跌落神坛而力图东山再起的下行转折曲线取代,这也标志着周星驰影片的风格取向在保持他无可匹敌个人喜剧特色的同时,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现在回首看八、九十年代香港商业电影的辉煌时期,明星级的电影人和大众流行偶像数不胜数,但可以称之为「作者」的电影人却寥若晨星。「作者电影」并非一定是艺术电影。按照发明并完善此概念的法国电影评论界的看法,「作者」是一群拥有着独一无二风格,创造具有个人标志性主题的电影,并对影片具有高度自主决定权的导演。

按照此定义,不但大批艺术电影人是「作者」,一些在好莱坞商业电影中曾经大放异彩的人物,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约翰·福特、比利·怀尔德和恩斯特·刘别谦都可以被看作着「作者导演」的典范。

以此标准去审视香港电影,我们会发现八十年代的吴宇森因为其作品《英雄本色》《喋血街头》《喋血双雄》中展现的浪漫主义英雄气质,具备了香港商业电影「作者」导演的潜质。